雷火app官网入口打通海岛供水“主动脉”
栏目: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:2023-12-05
 11月16日,随着一声令下,一股清水在温州洞头鹿西岛上喷涌而出,标志着温州市区唯一一个离岛乡镇彻底告别“靠天吃水”历史。作为浙江省“千项万亿”水网安澜提升工程之一,中交上航局承建的温州市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一期管线公里,包含两段海底输水管道,其中海中湖段长约4.5千米,大门岛至鹿西岛段长约5.5千米。  宽广的洞头海域波浪翻涌,海浪哗哗地拍击着岸边。“海上风景虽美,却是我们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拦路

  11月16日,随着一声令下,一股清水在温州洞头鹿西岛上喷涌而出,标志着温州市区唯一一个离岛乡镇彻底告别“靠天吃水”历史。作为浙江省“千项万亿”水网安澜提升工程之一,中交上航局承建的温州市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一期管线公里,包含两段海底输水管道,其中海中湖段长约4.5千米,大门岛至鹿西岛段长约5.5千米。

  宽广的洞头海域波浪翻涌,海浪哗哗地拍击着岸边。“海上风景虽美,却是我们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。”项目经理林皆良的心中正如这海浪般起伏着。在首先进行的海中湖段施工中,建设者们需要把总重约1550吨、相当于200头大象体重的“庞然大物”安装到海底。该段海底管道存在重量大、施工距离长、近岸滩涂长、潮差大等环境特点,在这种情况下将钢管准确地安装进海底设计线路中,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。尤其是钢管入海后,若在复杂海况中失去控制,那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。

  针对上述挑战,项目部明确以保障施工的安全稳定性为基础,提升海底管道安装施工中的可控性为思路出发,开展了勘察研究和技术设计。综合考虑工期、技术质量、场地环境的要求,项目部最终确定应用增绑浮桶加大管道在海面上浮力的办法,降低入海后管道的自重,在陆地上同步修筑应用百米长的尼龙管道输送钢架,同时在海域内沿设计线路布置定位桩与混凝土地牛。这些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管道应对潮水等外部环境的能力,为钢管顺利安装进海底创造有力条件。

  在管道入海700米,即将进入主航道通行区域范围内时,为了不影响来往船只通航,项目部使用灌水底拖法,将管道注满水沉至预先开挖好的海底管线内,借助卷扬机的推力和拖船的导向拉力,沿海底推拉管道,有效保障了施工海面航道的正常畅通。最终,该段仅用50天的工期便顺利完成了海底管道的拖拉及铺设安装。

  大门至鹿西岛段是工程的第二条涉海管道,同时也是打通鹿西岛输水线路的重点部位,该段海管总里程达5.5公里。“大门岛至鹿西岛段水下养殖区更加密集、航道通行更加频繁,另外还存在登岛点岩层坚硬的情况。”项目副经理刘玉虎分析说。

  结合海中湖段海底管道的施工经验,项目部创新出“水平定向钻机穿越+船舶底拖”的施工技术,其中包含了对向管线平行开挖的施工方法,将坚硬的岩层区域和滩涂区域划分开来,大幅缩短了施工时间。

  此外,项目部还在入海处修筑滑道辅助拖拉,施工中应用三维声呐系统和钻头实时定位导向系统,校核纠偏海底管线的开挖和安装范围,保障海底管道一次性安装到位,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水下环境和岛屿岩层的扰动影响。最终,该分部工程也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。

  温州市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一期建成投用后,将构建洞头区“引调适宜,联合供水”的水资源配置格局,彻底解决洞头区本岛、离岛群众“吃水难”问题,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,促进当地海岛旅游经济发展。